2)第67章 乱站队(五)_1852铁血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施加压力的话,那么我只能告诉贵国,我国对此毫无兴趣。欧洲的事情和我国根本没有利益瓜葛,如果不是外交必须的功课,说真的,我们根本就没有收集保加利亚大公名字的兴趣。我得先表明一下我国的立场。”

  这个立场不稀奇,而且在李新明确表达立场之后,英国外长也得以确定一下他的希望与中国的立场有什么冲突。

  英国外长拿出了他的筹码,“我们知道中国在巴士拉地区开发出了油田,而且开始建设输油管道。如果奥斯曼帝国能够更配合中国的上也行动,那么中国油田开发的问题就会减少很多。那毕竟是几十上百公里的输油管道,而且在巴士拉地区还有大量工厂的问题。阿拉伯部族们并不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民族。”

  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确以伊斯兰世界的领袖自居,但是突厥人和阿拉伯人不是一个壶出来的。至少突厥人自认为是曾经骚扰中国西部边疆的突厥后裔,就如姓氏在名字前面的匈牙利人被认为是汉朝击败的匈奴后裔一样。

  在巴士拉的是阿拉伯部族,在土耳其的是突厥后裔,波斯人早在信奉伊斯兰教之前就是和罗马人争锋几百年的大国。即便是信奉了所谓同一宗教,三个不同的势力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出身。

  对于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大国来说,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都很明确,“中英在中东都是外来户”。英国外长认为在这方面双方有合作的广大空间。

  李新认真的解释着中国的立场,“即便是这样的条件,我国也不可能对俄国进行任何军事威胁。中俄边界现在很和平,任何敌对带来的成本都会让我国支出巨大的成本。与这个成本一比,那点石油利益就微不足道了。以我国这种不动武不威胁的软弱立场,就这么掺乎到欧洲事物里面去,只会被笑话。所以我实在是看不出我国有什么理由与必要这么干。”

  看李新的态度如此认真,英国外长虽然觉得很怪异。中国想在巴士拉立足的意向是如此的强烈,不管是英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有明确的感觉。无论是英国还是奥斯曼帝国都不想看到中国在巴士拉横插一杠子。所以英国外长本以为自己提出的条件能够让中国心动的,没想到李新的态度还是这么坚定。

  “那中国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呢?”英国外长再次试图确定李新的态度。

  “如果俄国问我们,那么我们可以说,我们支持英国提出的这个方案。由奥斯曼帝国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东鲁美利亚行政长官。这个绝无问题,我国一直很认同英国在奥斯曼帝国问题上的方案,如果这些方案能够落实,的确可以有效解决巴尔干地区的冲突。也就仅此而已。”李新答道,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,“当然,如果奥斯曼帝国在这些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j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