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62章 北伐前奏(三)_1852铁血中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左宗棠可没想到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这么驳斥,但是王明山的确抓到了重点,新政府要的是产出与产量,没有产出没有产量,其他的一切都谈无可谈。

  左宗棠看了韦泽一眼,他原本不理解广东省委书记为何是这么年轻的一个人,现在他竟然有点理解了。光复党的高级干部还真的不是白给的,至少嘴上不白给。

  韦泽此时能理解左宗棠的不爽,但是他更高兴于自己对王明山的安排是正确的。韦泽对左宗棠笑道:“左宗棠同志,做人做事的要点不是有上限,而是有底线。所谓有底线,就是大家知道自己的不足。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,知己在前,知彼在后。若是不知己,所有的基础都没有了。”

  左宗棠第一次听到韦泽如此称赞一位干部,哪怕韦泽是用非常含蓄的手段,采用与左宗棠交谈的方式来对王明山做出称赞。他愣了愣,开始品味韦泽的话。

  韦泽没有玩高深,他继续说道:“就如一个木桶,在木桶所处的形态稳定之后,决定木桶里面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,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。当然,更糟糕的是有人连木桶是用来盛水的本质都忘记了,那其他再也没有讨论的必要。”

  这话浅显直白,左宗棠完全能理解。不过他眉头微皱,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,租地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。

  王明山并没有因为韦泽的称赞而高兴,他说道:“都督,现在不少同志的想法和以前不太一样,大家开始有点怕苦怕累了。”

  “我知道了。”韦泽点头答道。其实庞聪聪提出租地的建议之后,韦泽就明显能够感觉到这种变化,自己种地得多累啊,如果能够把土地租给别人种植,自己靠收租过活,那的确是非常轻松的选择。地主们或许还会面临佃农抗租的问题,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连这等担心都不强烈。谁能与全副武装的正规军作战,更不用说这支正规军是战无不胜的光复军。

  韦泽最反对的恰恰就是这种思维,“自力更生,丰衣足食”是新中国崛起的基础,那时候新中国内外交困,还不是靠自己奠定了基础,解决了问题么?现在中国甚至能够国内压力国外消化,比起韦泽所知的困境不知道好出去多少。或许就是因为这样,大家反倒期待更轻松的解决办法。

  “都督,你要不要和同志们说一下?”王明山试探着问道。他作为省委书记,承担的压力极大。自己开辟,那种辛苦是可以看到,可以想到,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估算出来的。把这些困难交给别人来做,至少表面上看着政府只需管理的严点就行,所有的困难都不复存在。选择走最困难的道路,那是需要强有力的号召力才能办到的事情。王明山有巨大的职权,但是他的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j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