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357 干儿子与亲儿子_鲜奶快递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电快递现在已然是国内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,每年有几十亿业务量、几百亿业务收入。想做革命性的变更一是没意愿,二是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,影响到根本。

  “但是这样下去不是相当于”齐年并没有把话说话。

  “相当于等死对吧”战略部的事事笑着替齐年补充道。

  齐年点点头。

  “改变有可能是找死,不变有可能是等死。两种都是死,但是前者死得快,后者死得慢。如果你处在我们这个角色,你会给公司提什么样的建议”

  “我理解你们的难处。两者都难。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,按道理来讲应该率先在行业内做出变革,但是做变革又没有变革的意愿,还担心万一变错了就连行业地位都丢掉了。所以,宁可慢一步,让别的公司去试错。等变革的方向和效果清晰之后再将所有的资源全部押上。这样最安全。”

  战略部的同事点点头:“齐年有想法,这很好。就像您在尺县、仞市做的快递同盟和共配一样。您可以用您的资源来做尝试,但是总部层面不会那么快就有明确的建议与行动。”

  与总部同事的讨论是齐年预料得到的结果。

  一直都有进取精神的他决定分两步进行尝试。首先是拿出市公司的一部分利润对下面的县公司、网点进行补贴。自己去做总部该做的事情。但这终究不是常态,市公司的股东们也对这样的建议提出质疑。

  第二步才是齐年的主攻方向,他年决定再把这个工作推进一步,在仞市范围内实行交叉持股。

  交叉持股其实是有利有弊的。

  有利的一面是可以整合所有相关公司的利益,无论是市公司、县公司、网点、包括快递员的利益都可以整合一起。

  不利的一面是一个网点的危机可能会牵扯到所有人的利益。所谓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  不过,在齐年看来这样做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,因为就算别人的公司暂时影响不到自己,但是如果市一级的公司受到牵连,那么谁也不能苟活。这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交战。

  在市场公司每个月的经营分析会上,齐年提出这个想法,让大家讨论。

  和齐年预料的一样,有赞同的有反对的。公司经营业绩差的当然赞同,希望自己能分得别家公司的一瓢羹。公司经营业绩好的自然是反对的,自己干得好好的,干嘛要和别人掺和在一起。

  两个小时讨论下来,分歧很大。

  不过,齐年并不在意大家的分歧。因为这样的分歧早在预料之中,他也没打算一揽子把所有公司都纳入这个框架中来。有意愿的大家一起商量如何做。分步走吧。

  之后一个月,齐年和几家有互相参股意愿的公司一起讨论参股的细节问题。责权利这些都相对较为简单,最难的就是公司的估值问题。

  一个亏损网点,可能市场评估价是50万元,可是网点老板自己认为值200万元。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因为当年这个网点的老板就是用200万盘下来的。

  那么齐年为了形成一个估值的标准,定了业务量、服务质量这些能公开获取的数据作为参数,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。

  这个数学模型并不一定能真实地反应一家公司的市场估值,但起码能反应一家公司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。在同行之中,大家彼此彼此,谁也不会吃亏。在这个参考标准下,各个公司基本上认同了这种既山寨却又公平的估值标准。

  第一步采取的行动是市公司与县公司互相参股。最初有三家公司参与了进来,市公司各持有20股权。

  有了互相参股的基础,市公司的补贴政策就可以区别对待了。以前大家都是干儿子,现在dna测出了几个亲生儿子。要补贴先贴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j5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